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服务与支持
登录 EN
古冰川冰湖区科研工作开展,华测多波束测深仪科学赋能
2025-09-23
来源:
11 | 分享:

每年,科研团队都会对来古冰川冰湖区进行定期扫测,捕捉水下地貌的细微变化,探寻冰川活动的规律。而今年,他们的扫测工作迎来了一位不一样的“伙伴”——华微6号无人船搭载的多波束测深系统,这一全新组合的加入,为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顾往年,科研团队在来古冰川冰湖区的扫测工作充满了挑战。当时所依赖的传统单波束测量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水下地形信息,但数据精度偏低、工作效率不高,极大地限制了对冰-水交互机制的深入研究,也难以满足科研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要求。面对这些问题,一种更高效、更精确的测量方式,助力科研团队更准确地评估冰湖水体储量,构建冰-水界面三维模型,识别冰川崩解与滑动区域的工具就很重要。

今年6月,科研团队决定采用华测导航的华微6号无人船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下地形扫测,这一选择为扫测工作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与实质性改变。

作业当日,来古冰川湖区的水面环境复杂多变,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泛起波澜。面对这样的状况,华微6号无人船搭载的Norbit iWBMS Ir多波束测深系统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该无人船抗风浪等级达到6级风、4级浪,确保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作业。技术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安装和调试,无人船便能依据预设航线自主航行至测区,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让科研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中。

Norbit iWBMS Ir多波束系统以200kHz的频率工作,测深范围覆盖0.1-600米,最小盲区仅0.1米,测深精度高达±1cm+0.1% h(h为水深)。这些高性能的测深能力确保了水下点云的密度和精度,让科研人员能够清晰看到湖区220米处的湖底微地貌以及水下冰川的前缘形态。使用多波束测量,水下点云特别清楚,甚至能够看清水下冰川前端形态和水底交汇区的形状。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这种高精度的水下地形数据也为后续解析冰川在湖泊环境中的水下退缩机制、冰湖容积变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面对来古冰川湖区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华微6号无人船搭载多波束测深仪的解决方案凭借其高效自主的作业模式、高精度的点云数据、便捷易用的操作方式以及强大的控制与数据后处理功能,精准捕捉到了冰川消融所留下的每一道刻痕。它不仅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道路上,成为了科研人员值得信赖的助力,推动着对古冰川冰湖区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公告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