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方案的痛点
1、应急救灾痛点
(1)应急救灾过程中,灾害体存在不稳定性易发生二次灾害,对救灾人员的生命有较大的威胁;
(2)传统的监测方式无法给决策者提供准确直观的决策依据;
(3)无法准确评估现场的灾情:受损面积,土方量;
(4)应急救灾对快速获取灾害体数据和模型与现有技术耗时的矛盾。
2、地灾解译痛点
(1)传统的地质灾害解译是利用遥感影像简历遥感解译标志,进行人工判读解译,影像质量和解译人员的经验对解译精度有直接的影响;
(2)二维平面解译地质灾害,由于影像分辨率的原因,地质灾害边界难以准确圈定,由于缺乏高程信息,地质灾害类型的划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方案设计
1、项目区域概况
四川茂县新磨村位于茂县西北部,连接213国道和叠溪松坪沟景区的景区公路上,叠溪松坪沟景区西南门后1.2公里的公路旁。叠溪镇新磨村属于青藏高原挤压四川盆地的东缘地质能量聚积区, 2017年6月24日5时38分55秒发生了山体滑坡。滑坡周边5公里内平均海拔约2967米,新磨村海拔为2308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生命财产损失。2019年5月8号应国家应急部邀请,再次对滑坡体进行勘测分析。
2、方案硬件设备
P550搭载睿铂DG3可以满足高精度模型的的要求:
(1)高精度POS数据、1.5cm影像分辨率;
(2)高质量的镜片组及光学设计,减少相机畸变。
飞机易操作:
(1)全自动化飞控系统,单兵作业,快速上手;
(2)可同步设置五组相机参数;
(3)统一的数据接口,无需重复拷贝。
作业安全:
(1)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双GPS备份、失控保护、黑匣子数据保护等功能;
(2)安全开关设置功能,避免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运输安装条件:
(1)P550无人机在不携带电池条件下可飞机托运,高铁运输,轿车后备箱携带;
(2)无人机电池,不可随航班携带,需发物流或快递
(3)5镜头相机可随身携带,可飞机运输;
(4)无人机机箱工业级包装,能适应各类环境,5镜头相机易碎,注意包装及防护,轻拿轻放;
(5)快拆结构,安装调试无人机只需5分钟以内。
使用环境:
(1)温度:建议-10℃-40℃使用;
(2)无人机抗风等级:7级;
(3)海波:建议在4000米以下海拔飞行,更高海拔可替换高原桨及动力系统后作业;
(4)最高飞行高度:3000米海拔条件下可飞行1800米(相对起飞点)。
3、作业流程
(1)地形勘查
作业区域地面的海拔高度为2500米左右,滑坡体顶端到地面约有1000米高,同时在滑坡破裂区域的后面还有1300余米高的山。山区雾气一直弥漫,在800米高的地方一直无法散去。同时山区早上风力较小2-3级,中午12点后地面风力可达3-4级,山谷的气流比较紊乱,800高处风力可达6级以上。
(2)航线规划
航线规划图
根据实际作业情况,P550旋翼无人机搭载DG3五镜头倾斜相机飞行高度设计在500高,航向重叠度设计在80%,旁向重叠度设计在80%,地面分辨率7cm。
(3)成果数据
①飞行架次:1
②影像数量:990张
③航测覆盖面积:0.55km2
茂县滑坡体三维模型
量测滑坡体面积及体积
滑坡体面积和体积
(4)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