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话 | 张小波:新型基础测绘,成都要用简单、完善的方法达成目标-华测导航

华测导航-用精准时空信息构建智能世界
提交成功 X
您的反馈我们已收到,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
若有紧急问题建议拨打400-620-6818 ,谢谢!
确定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测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对话 | 张小波:新型基础测绘,成都要用简单、完善的方法达成目标
作者:    时间: 2022-06-21    浏览量:3322

华测专题访谈

新型基础测绘系列


 

本期访谈对象:张小波 

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随着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我国西南地区中心城市成都也不甘落伍。我们邀请到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张小波,畅谈成都将如何结合本地特色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Q:成都的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开展情况如何?


A: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以及相关技术文件发布后,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思考和探索,做了一些试验工作。要对成都的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做整体把控,离不开对资金、员工技能、应用方向等议题的仔细推敲。我们希望能够用简单的、完善的方法达成全面的目标,要在满足大纲基础上,对“实景三维成都”做整体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全覆盖、内容丰富、建设集约的城市数字底座。


 


Q:您认为成都在新型基础测绘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A:第一是明确产品关系,做好产品架构设计。要将地形级和城市级实景三维作为满足政府部门基本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结合成都发展特色、政府部门等需求设计各类城市部件级实景三维产品,形成城市级支撑部件级,部件级反哺城市级的循环。

第二,明确产品架构后,如何集约、高效率地完成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产品,研究产品转换路径,二是研究多平台天空地一体采集技术,形成全息采集和产品生产的完整技术路线。



Q:在您看来,要如何结合成都当地特色发展新型基础测绘?


A:一是要结合成都目前丰富的数据资源,充分利用我们已有产品,新型基础测绘是对过去的升级,而不是对过去的完全推翻。

二是需要做一定程度的“定制”。每个地方的需求不一样,每个区关注的点不一样,那么产品相应的也会有不同。但是,我们在管理上仍然需要是一盘棋。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对不同需求进行分级。通俗地说,就是做一个高配版,再做一个低配版,根据不同地方情况进行适配。

三是由于成都的空域和气候条件,对于其他城市可行的技术手段,也许在成都无法实施。所以要探索一套在成都具有可行性,且产品又能满足应用的建设方法,要更多技术手段去支撑。


 


Q:就成都本身的城市定位来说,需要在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过程中解决哪些具体需求?


A:首先要满足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必须要把基础测绘数据和自然资源管理数据进行融合,目前这两块数据中能够做到在底层统一编码的还不是很多,要先把这一件事做好。

然后我们要考虑怎么去顺应智慧蓉城建设,要保证实景三维成都作为智慧蓉城建设的统一底座,尽量较少各类智慧应用之间空间数据的重复建设。实景三维成都不仅是底座,也是桥梁,把智慧蓉城各种专项应用成果衔接起来。

还有就是怎么从数据建设角度,去体现成都公园城市的特点,比如在产品分级分类设计上,相比其它城市,是否要对某类要素特殊设计,使其分类更详尽之类的。



Q: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A:目前,我们在通过无人机全面开展测绘工作上存在困难。成都的空域开放受限,阴雨天又较多,导致了无人机飞行时间的受限。成都的无人机航测没法半年一次,现在计划是一年一次。地面测绘问题不大,但天空采集确实存在困难。

还有就是数据采集完成后的处理问题。以前只采一次,数据优化时不一定能跟上发展。我的考量是能不能以后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工,或者以频率较高的方式进行扫描。目前我们的数据还不够全面,而且获得原始数据后,还需要很多的后期处理及深层加工。应该说,要将所有数据做全面仍然是一个挑战,成本也会相应提高,这都需要重点考虑。

 



本次访谈于2021年9月1日在成都进行


推荐新闻
Recommended news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测,自动雨量站,gnss模块,自动监测
服务热线

400-620-6818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测,自动雨量站,gnss模块,自动监测
QQ在线客服1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测,自动雨量站,gnss模块,自动监测
QQ在线客服2
  ©2003-2023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沪ICP备05031441号-4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测,自动雨量站,gnss模块,自动监测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3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