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做测绘的咋们对农业都不陌生,几年前做过的二调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到最近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国家政策不断聚焦农业,阿里与京东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在农村上,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广,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也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转变。一时间,有关农村土地的项目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意味着什么?
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农业机械以及配套设备并不落后,并且国内农机行业经国家的扶持已经有了较大进步。类似国外全液压、数字化控制的农业机械,我国也能制造出来,像农机自动导航驾驶和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在国内都有成熟的应用。虽然设备与技术不是短板,那是什么阻碍了农业机械化?
1.农用机械同质化严重。各厂商逐利,国家对哪种农机补贴力度大就集中生产哪种农机,在此背景下恶性竞争,各生产商再进一步压缩研发成本,忽略了实际市场的需要。对于农机现代化来说,与生产息息相关的实用性以及售后服务才是根本。
2.农田分散管理。土地都被分割成小块,不能成方连片,大型农机派不上用场。当前我国也发现这一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开始提倡土地流转,实行“家庭农场”模式,进行土地集约化管理,所以这一点非常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发展。
哪个国家农业最发达?
美国——世界农产品输出最多的国家。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属世界最发达农业之列。他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但是更与经历百年演化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和经营制度有关。中国农业是世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实现现代化的前景,不能不与美国的农业联系起来,从而借鉴和吸收其经验和教训。 从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就基本实现粮食作物机械化,60年代实现全程机械化,70年代实现最难的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机械化。
中美农业机械化差距15年
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实现全程机械化,对应到美国大约是60年代的水平。考虑到现阶段科技水平和科研方式的进步,参考过去66年追赶美国的速度,这个差距可以修正到15年。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差距不仅仅是机械的差距。因为机械都是有现成的国外技术,比机械更难的是制度和模式的探索,这是很难找到适用的先例可以借鉴的。
拿城镇化水平来作为照,美国1840年开始发展城市,1920年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1940年大城市主导,1970年达到73.6%。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6.1%(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大概是美国1930年的水平,这个差距是85年。有分析认为,中国达到70以上总共需要80年,中国是1957年开始发展城市,抛去文革十年,大概2030年可以实现美国现在的水平,也就是说差距在15年左右。
风口在哪里?
我国农业是以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式,至少面临两次技术升级的机会,一是现代农业技术升级,二是互联网技术升级。从2014年阿里巴巴实行“千县万乡”计划以来,除了上网缴费、看病、购物等服务外,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出去,就是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对比阿里巴巴的服务型的做法,京东就显得非常“霸道”许多,去除所有中间渠道,直接从京东买进农作物种子,再通过京东卖掉,解决了农民收成之后难卖的问题,还避免了各路收购商的压价行为。
精准农业信息化
互联网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要求农作物生产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如何保证机器的工作效率?如何有效管理农作物生产信息?
精准农业可以采集包括天气、GPS、土壤细节、种子、化肥和作物药剂等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对于土地进行管理和模拟,以实现产量和利润的最大化。而农机导航自动驾驶则是精准农业的核心组件。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在整地、播种中的精度可以达到1-3厘米,与RTK精度持平。在农机导航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实时获取农作物的进度信息,远程调控作业过程中的播种、施肥、喷药、灌溉。在光明米业崇明生产基地,已经将华测公司开发的自动导航系统用于小麦播种机,实现智能化农机在耕地整地、机械播种、开沟作埂等环节的应用。不仅仅是农用机械,无人机也可以被用来拍摄农田的照片。根据图像会判断农作物生长情况,并帮助农民做出前瞻性的决策。
农业电商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减少农产品买卖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益,使农户配备先进的精准农业设备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