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例充分结合实际作业需求,实现了无人机巡检管理规范化、作业智能化、业务数字化,证明了华测导航布局电力行业相关业务,提供输电线路自主巡检全流程解决方案上的实力。
简单来说,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即建立一套标准无人机巡检作业规范,使无人机能够实现全自动起飞、自主拍摄、智能识别及大数据管控。这样的作业规范一般包含4个步骤,分别是:输电线路全息三维信息采集、全自主航线规划及航点库建设、精细化全自主飞行采集及缺陷识别与巡检报告输出。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作业流程图
该获奖案例针以上步骤分别进行了详细部署:
1、输电线路全息三维信息采集
2、全自主航线规划及航点库建设
基于人工组件刺点信息,自动生成全自主拍照点信息(点位、云台角度、无人机航向等)。
非典型塔-人工组件刺点及典型塔型-套用航线库航线
同塔型航线预测
3、精细化全自主飞行采集
基于安卓端平台和大疆MSDK开发的无人机飞行操作控制系统,可无缝读取精细化航线规划系统导出的航线文件,并可与视觉引导模块进行指令通讯,控制云台自主寻找目标并进行变焦、对焦、对准等操作,保证拍摄目标清晰可见,最终实现对杆塔的全自主精细化数据采集及其它常规飞行作业。
智巡App智能操控系统
4、缺陷识别与巡检报告输出
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对巡检数据进行快速重命名、数据整理、数据缺陷分析,并提供人机协同交互界面进行缺陷审核。支持九大类输电线路巡检图像缺陷智能检测,基于管控系统图像识别和模型训练平台,同时具备业务数据特征再学习和智能进化能力。
缺陷识别与巡检报告输出流程
由于激光雷达成本不断降低,技术逐渐成熟,基于激光点云的自主巡检实施方案成为了近两年来最为活跃的技术之一,各相关巡检单位和厂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这套获奖的方案能够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胜在他有最前沿的技术和独特创新点:
1、基于AI的航线推算
● 基于AI的航线预测算法,只需杆塔经纬度+高度信息,即可预测完整、安全的飞行航线;
● 预测航线与实际基于点云的规划航线误差≤0.2米;
● 特别适合新建线路的全自主巡检需求,无需扫描杆塔点云信息,上手即飞,安全高效;
● 如果有精细点云数据,也支持基于点云的手动航线规划。
2、视觉引导模块御视A100
基于国内外高算力AI芯片NVIDIA TX2与华为Atlas200 AI打造,瞄准实时目标检测应用场景,满足低功耗、高精度实时目标检测、分析需求,降低后端分析压力,摆脱网络带宽和传输信号干扰影响。
● 自适应变焦控制算法;
● 复杂环境跟踪目标判别算法;
● 电力部件目标检测算法;
● 导地线目标检测与自动跟踪算法。
3、固定机场组
● 单机场巡检范围覆盖半径5公里,覆盖杆塔数量275基,单次飞行作业时间约38分钟;
● 3个固定机场组成整体巡检范围覆盖半径20公里,无人机作业时可实时图传现场巡检状况,在A、B、C三个机场进行充电、接收巡线任务、上传采集的图像数据至管控平台
4、缺陷识别平台特点
该案例的相关实践充分证明了基于激光点云规划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案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操控风险、延长飞行续航,还可以保证巡检数据标准质量的一致,为后期缺陷识别系统提供同角度照片,大大提高缺陷识别准确率,为输电线路巡检实现全面自主化、智能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经验。
经过本次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新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华测导航已能够实现自主巡检全流程。接下来,我们将秉承一贯的服务宗旨——让作业更高效,与客户共同携手,做输电线路巡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