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充电时间:专家共话测绘装备技术新发展!-华测导航

华测导航-用精准时空信息构建智能世界
提交成功 X
您的反馈我们已收到,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
若有紧急问题建议拨打400-620-6818 ,谢谢!
确定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测绘百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充电时间:专家共话测绘装备技术新发展!
作者:    时间: 2020-10-29    浏览量:3955

论 坛 现 场


10月29日下午,主题为“5G时代下的测绘装备技术发展”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发展高端论坛分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论坛由中国测绘学会仪器装备工作委员会承办,上海华测导航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十位专家和行业代表受邀报告,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峰主持。

左建章总经理在论坛上代刘院士做报告。“新型测绘即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装备的测绘活动,目前包括面向实体、分层分类、全覆盖、全属性的全息测绘和新型基础测绘,追求‘高精’‘高效’和智能化处理。”在厘清了新型测绘的定义后,他结合团队产品介绍了一系列影响产品效率、质量和自动化的技术,并带来了刘院士有关高端智能手机作为未来测绘仪器的展望(见上图)。


从测绘装备厂商的视角出发,马超先生从当前行业的背景环境、测绘装备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南方测绘装备的产业化成果等方面讲述了测绘地理信息装备的技术升级与跨界运用。“以前我们测绘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已使得我们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他提到,南方测绘提出要打造“测绘工程新业态”,采用高科技集成技术,高效、自动化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形成各种行业解决方案。


“通俗地讲,智能化全息测绘就是把艰辛的外业转化为内业,把低效的人工采集转为计算机自动处理,把传统的测绘成果升级为自由组装的持续满足新型需求的综合产品。”结合上海市测绘院联合武汉大学研究生教学团队及华测导航共同完成的试点项目成果,顾院长的报告围绕智能化全息测绘的探索展开。他表示,智能化全息数据采集以地理实体为采集对象,要求获取全息要素,做到应采尽采,精度满足不同需求导向,由此,天空地网一体化的智能化提取方法成为了其中的关键。


“消费级”与“激光扫描”是杨教授为其报告总结的两大关键词。他表示,在进入三维时代后,人们需要具备更高参与性的高效手段,在能够保证激光扫描系统数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做到价格低廉。为此,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相对低价硬件的测量精度成为关键。以之为出发点,杨教授的团队在视觉辅助的数据精化和基于层次化匹配的数据精化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前者以多源数据时间基准统一、GNSS/IMU辅助光束法平差、激光-相机标定、点云生产为框架。后者则以依据时间划分扫描块、扫描块内部优化、多扫描块全局优化为框架。


牛教授在报告中总结,惯性测量的通用思路,是用惯导或组合导航系统(如POS)来“感知”测量平台的运动所反映的被测目标参量,例如管线轨迹、铁轨形状、路面平整度等等;或者说,被测目标参量应该被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机械、光电等形式)传递到惯导上,例如轨检小车。然后通过对惯导数据的解算,结合平台与被测目标的运动约束,反演出被测目标参量。他说:“我觉得惯性测量到今天已迎来了爆发增长的机遇,最急迫的是要尽快实现国产化。”


姚总监长期从事SWDC项目的研发。他首先从推动发展的动力、过去的生产工具、目前遇到的瓶颈、收获的经验教训、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趋势等角度出发,为在场听众清晰梳理了倾斜摄影的现状,并由此推出了SWDC-Mix的产品方案。“任何一个科技产品走到现在,不趟坑不趟水是不可能的。”在总结了倾斜摄影走过的10年后,谈及其未来,他提到,首先需要制定对外服务的规范标准。而飞行平台由固定翼转向直升机、传感器由单一转向混合则是可见的技术趋势。


朱总监的报告围绕RTK测绘技术的眼下发展及未来方向展开。他提到,目前包括北斗在内的四个全球系统及三个频段增强了RTK在恶劣环境下的精度,极大提高了可用性和可靠性;IMU的普及采用,为RTK的新形态打开了思路;实时PPP服务的进一步部署,为实时单点厘米级高精度打开了门路,而大面积第三方地面基站的密集部署也为RTK提供了好的保障。展望未来,下一代的RTK产品,或将是激光+视觉+RTK+INS的综合,真正做到看到就测到,扫描到就测到。


余院长代韩院长在论坛上分享了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北斗RTK技术方面的洞察与探索。通过与传统RTK方案做比较,他指出,芯片级RTK方案拥有定位精度高、尺寸面积小、性价比高等一系列优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消费类产品与传统高精度产业的融合将能够引领行业革新。“对于高精度的需求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余院长特别介绍,目前,运用该技术的北斗高精度电子围栏解决方案已在共享单车的精细管理中体现了其独到作用。


顾研究员指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面临着空间尺度效应、时间效应、遥感边界与地理边界不一致、波段未充分利用四大难题。由此,解译单元从像素级向对象级、场景级发展,分类方法从监督、非监督方法向集成学习、深度学习发展,解译认知从智能分类向智能理解发展成为了相关研究的推进方向。作为成果,采用“AI智能计算+人机协同解译”模式,集数据管理、影像解译、要素提取、矢量编辑、质量检查于一体的遥感影像智能解译工作站目前已能够实现地物要素半自动提取与智能解译。


从“什么是三维实景”“部件级三维实景怎么做”“三维实景的应用”出发,郭总监介绍了华测导航在制定部件级三维实景解决方案上的思考。在介绍了这一概念的相关由来后,他将部件级三维实景的特点总结为准确、精细、高效、全面四点,并指出,使用多平台获取多视角的三维空间数据可以解决数据采集完整性的问题,是适用于部件级三维实景的数据采集方式。未来,部件级三维实景将能够服务于三维地籍管理、城市设计、智慧交通、无人驾驶等场景,而如何更好地解决地上地下、室内室外的复杂环境问题,利用5G及云端等技术实现异地协同作业,则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报告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报告人审定。

推荐新闻
Recommended news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

400-620-6818

QQ在线客服1
QQ在线客服2
  ©2003-2023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沪ICP备05031441号-4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3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