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8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举行新闻发布会。
在此特殊历史节点,纵观华测的昨天、今天、明天,这条前行路上,始终有北斗。
昨天:随北斗成长
时间回到2011年5月,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一行莅临华测参访。看过华测的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他勉励道:“华测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力争为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再做贡献。”彼时距离北斗二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之时(2012年底)尚有一年半,而华测与北斗的缘分已牢牢结下。
2013年3月
作为业内较早涉足北斗相关软硬件开发及应用的公司,华测在业内率先推出了四星接收机,全面兼容北斗系统信号,支持三星解算,预留伽利略信号通道。
2015年8月
由华测自主研发的实时厘米级高精度(三星八频)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板卡顺利通过由刘经南、宁津生、李德仁、张祖勋、王家耀、李建成六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鉴定,标志着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2016年12月
华测参与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7年-2020年
“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个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肯定。

今天:与北斗同行
一如孙家栋院士所言,“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从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时期至今,华测受益于由北斗提升的产品可靠性与可用性,始终致力推动北斗应用,构建“星空地海”一体化应用体系。
目前,公司已拥有数百家合作伙伴,10w+用户,产品销往全球90+国家、地区。经多年积累,以华测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桥梁,北斗正走进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不止国土测绘,更有地灾监测、农机自动驾驶、数字施工、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
就2020年而言,时间方才过半,已有不少振奋人心的案例能够诉说华测与北斗、北斗与每个人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年5月27日,由华测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登上珠峰峰顶顺利完成任务,首次用北斗丈量了“中国高度”。

今年7月以来,在四川丹巴、黄河下游、江西鄱阳湖、云南腾冲、重庆武隆,支持北斗的华测设备多次立功,展现了北斗在灾前监测预报和灾后应急救援中的大神通。

从去年9月动工至今,由华测提供的“无人驾驶+智能压实”系统在雄安新区南拒马河防洪治理工程中完成土方填筑200余万方,为数字新城建设做出了积极实践。

另值一提的是,由华测投入开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定位定向基带芯片“璇玑”已完成样片投片、测试成功并投产。支持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它,是华测为系统正式开通带来的一份献礼。
明天:伴北斗扬帆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A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北斗+”“+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催生了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值其涌现之际,华测计划向相关方向进一步拓展,真正用好北斗,为各行业客户更好地提供数据采集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在融合应用方面,得益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概念的兴起,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华测战略布局自动驾驶领域的组合导航技术和方案,目前,已凭借组合导航系统方案及公司核心技术能力,与国内各大车企、物流企业等建立深度合作。

在地理信息产业传统应用方面,北斗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领域的融合正不断深化。拓展相关新应用,使公司核心技术及移动测绘、无人机航测、农机自动驾驶、位移监测等方案有效融入其中,同样是华测前进的方向。

在传统测绘市场方面,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全球用户皆可以通过北斗享受更加优质、完善的时空信息服务。华测计划利用在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GNSS设备及相关解决方案上的优势,继续向海外市场推进,让北斗惠及全球。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北斗永远在路上,建设在路上、应用在路上。华测也将继续在路上,不负时代、不负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