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来,湖北安徽四川甘肃等地连续多天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也就是说,汛期来了,要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湖北地灾预警
万一地灾发生了,怎么应对?
作为普通人,就是服从相关部门安排,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作为相关部门,立即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何为地灾应急监测?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是指针对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立即由专业人员采用监测设备对现场不稳定因素或者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为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撑,以避免或减轻地灾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做好应急监测的关键是什么?就一个字:快
快速远程掌控现场情况;快速排查滑坡隐患;快速进行灾情评估。
那么,应急监测难点在哪里?
地灾瞬间发生或即将发生,时间紧;
现场通信网络常遭破坏,数据无法传输;
野外供电困难,无法长期监测;
常伴雨雾天气,观测受限。
同时,许多应急监测设备存在笨重、集成度低、安装调试复杂等问题,比如之前采用的应急监测箱重量达200斤,现场加工至少需要2天时间,布设一个点位花费一天,还需要准备蓄电池、太阳能板等。
以上这些难题,和“快”简直势不两立!
那么,有解决办法么有?这个可以有! 就是华测便携式GNSS应急监测站!
看到便携二字,我就放心了,先上图:
下面请拿出小本本,记一下华测便携GNSS监测站的五大优点:
1、一体化设计,应急状况下 30分钟内完成部署;
2、集成化供电,自带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
3、通信无阻,内置智能数据采集模块、4G全网通通讯模块、 供电模块和GNSS卫星信号接收处理模块;
4、精度高,水平:±2.5mm+0.5ppm;垂直:±5mm+0.5ppm;
5、待机时间长,微功耗多功能传感器在无源供电的情况下可持续运行3年。
特别说明:
华测便携式GNSS应急监测站主要针对小范围、重点形变区域进行表面位移的应急监测,以及实时监测滑坡体地裂缝及倾角变化情况。如遇到大范围的地灾,通常利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对滑坡体进行高精度、非接触式连续监测。
华测便携GNSS应急监测站是不是真的“快”,有图有真相!
2019年9月21日,由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领导,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具体组织协调,模拟真实地质灾害突发处置演练,地点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发耳镇尖山营。21日晚21时,华测技术人员收到山体滑坡险情信号,立即协调设备,当晚22:36从贵阳出发,9月22日凌晨2时30分抵达发耳镇滑坡现场。
第二天上午,华测技术人员即开始设备安装,共选取3个点位,其中1、3点位采用便携式GNSS应急监测站模式。
安装调试完成,几分钟后即获取到监测数据:
通过从9月23日17:00—9月26日12:00期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该点在X相对位移值11.9mm,Y方向相对位移值无变化,在Z方向,相对位移下沉34.4mm。
截至目前,华测便携GNSS监测站已在四川、贵州、湖北、云南多个项目开展应用,实现了动态数据的采集、传输、数据汇集及设备控制自动化,用户现场监控、异地监视方便、高效,并通过软件对监测参数的定量分析,当监测参数超限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